老板让上班,房东不让进,北漂青年我太难

前天是正式复工第1天,虽然新冠肺炎的疫情还在扩散,节后复工已拉开序幕,上班族纷纷踏上奔赴远方的列车,开始新一年的奔波。

这其中,人数最多的“返京大潮”成为了焦点,北漂们返程需要面对的问题,比想象多。

有网友听说,北京有小区正采取封闭隔离的措施防病毒,严控外地人员进入。于是在她返京前,一早和中介、室友确认,看自己小区没受影响,才放心启程。

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,刚启程就收到通知:

1月30号下午以后到京的外地人,都不允许进入公寓。

面对着小区保安的强硬拒绝,刚刚到达北京不久的她,只能站在小区门口发呆。

现在,她暂住在公司提供的酒店里办公,什么时候能回公寓,酒店提供到什么时候,都不确定。

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。

在微博评论区中,人们纷纷留言,讲述自己返京后“有家回不去”的心酸。

有的小区,不查身份证不看体温,不管人是从哪回来的,都不能进。

有的小区,回来可以但要求租客先自行隔离14天,或是提供没有得肺炎的健康证明。可问题是,这些刚下车的租客要去哪里进行自我隔离、自证无病呢?

过了小区这一关,事儿还没完。

有的小区很讲理,房东不乐意,尤其是“门把手上有病毒”的情况,足以让房东紧张。

还有拉黑操作?

一边是公司通知上班,一边是找不到住处。让人不由得问一句:一向以包容著称的北京,这一次,是怎么了?

其实,北漂难,北京也不容易。

1月26日,北京市交通委明确表示,北京市不会封城。

首都的魄力,果然没让人失望,但不封城,新冠肺炎“人传人”的特点,怎么保证北京的安全?

年末北京常住人口.6万人,流动人口.3万。

近万的异乡人早已成为北京重要的一部分,可今年这个数字,让大家忧心忡忡。甚至有人抱怨,如果这么大规模人员流动不能被阻止,那我们春节在家“憋着”的努力都白费了。

全面复工后,谁敢想象北京早高峰地铁里,一旦有一位患者,一车厢人会怎样?

到了公司以后,也不轻松。杭州的一家企业,30人开会造成了11人传染。

杭州市政府开始呼吁,“再坚持七天”,聚集性病例,必须引起重视。

新闻爆出的第二天,北京的白领们也盼到了延长复工时间的通知。

消息冲上热搜的那一刻,所有人悬着的心放下了,可是大家都不上班,给城市经济和正常运转带来不小压力,一直停工,城市根本吃不消,而且疫情越严重,越需要物资。

要想权衡所有人的利益,真的不容易。窘境之中,北京采取了折中的办法,“除了关乎防疫和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”,其它企业不得在2月9日前造成人员聚集,并呼吁大家灵活安排工作。

至于大家最关心的通勤问题,北京也迅速采取措施。

北京地铁全线测体温。

控制满载率,杜绝人挤人,面贴面,让大家放心复工,安心上下班:

等到全国工厂陆续复工,产能大幅提升,大家担心的口罩问题,相信很快也能被解决。所以先别忙着代购,“病急乱投医”买那些来路不明的口罩,产能最高的国家,就是中国。

可就在取得成果的同时,昨天的一则新闻又让人担心。

北京出现了41例聚集性病例:

过山车般的心情下,只能说,抗击疫情这条路,任重道远,新的挑战不断出现。

但我们也相信北京,不仅因为这座城是全国人民的“主心骨”,拥有最好的医疗资源,更是因为北京17年前,她曾历经考验。

年北京闹非典的时候,我上高二,学校迫不得已停了课,但是每天要量体温,按时上报。

大家在家里面对着电脑电视上课,大人们也尽量不外出,在家里进行隔离。“飞沫传染”这四个字,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。

偶尔有事,不得不出去,也要尽量避医院,不怕一万,只怕万一。见到人也不爱闲聊了,怕自己得病。

北京在一夜之间被恐惧所笼罩,到处都是板蓝根和熏醋的味道,好像多喝一点药,多熏一点醋,就能多获得一点平安。称得上是“人心惶惶,日夜不安”。

当时还没有微博,人们就守着新闻,看数据,分析疫情。

前几天,有人对“武汉肺炎”这个说法颇有微词,怎么不见你们把非典叫“广州非典”、“北京非典”?

也许是17年太久,大家忘了当时北京人被黑得多惨。

北京城似乎成了一个“毒圈”,人人避之不及,外地人眼里的感染源,得绕道走。

可是,她却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,靠着各方守望相助、和政府的果断决策,扭转了战局:

医疗资源跟不上,那就请求全国各地前往支援;

医院不够多,那就增加床位;

医院不够,那就现建。

7天时间,占地亩、能够容纳张病床的“小汤山”拔地而起,万事俱备,拼尽全力跟死神抢人。

大家众志成城控制了疫情,战胜了非典,但是多年后回忆起来,还是心里的一块隐伤。

房东们的恐慌,其实也代表了大北京很多人的心态:

他们也不想刁难异乡人,但因为经历过,所以怕:病毒在暗处防不胜防;

也因为战胜过,所以懂:隔离粗暴又原始,但真管用。

可是,这样一场战役,隔离是防御手段,绝不是目的!

只放“自己人”不仅不合规定,更不合情理,还带着歧视色彩。

这场战役中,我们只有一个名字——“中国人”。

面对疫情,自我隔离是要求,封闭小区是防范,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。

但这并不代表着排外,要把拖着行李箱的返京人群拦在家门之外。

现在,不幸被确诊的人在病房里跟肺炎抗争,有症状被隔离的人在原地做医学观察。真能坐上火车返工的,大多是健康人。

到京后,检查措施跟进没有错,可“一刀切”的做法伤人心。

我们的敌人是疫情,而不是这些返京的人。

北京需要外地人,北漂也需要北京,他们在建设北京。

这里,不仅仅是他们工作的地方,更是他们第二个家,别寒了追梦人的心,让他们带着希望来,流着眼泪走。

正因疫情无情,我们才更要让彼此感到温暖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驱散恐慌,共度难关。

比疾病更可怕的,是拒绝。

比肺炎更可怕的,是冷漠。

这个冬天,希望北京敞开大门,让他们回家。

所有人尽己所能,为北京出一份力,让我们的首都,这座干净高效、古风与摩登并存、每天都能创造奇迹、享誉国际的超大城市,早日一扫疫情阴霾,恢复健康活力。

车水马龙,盛世繁荣。

-End.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banlangena.com/bgfb/11378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